上世纪 30 年代初,法国海军面临主力舰队装备过于老旧、尤其是巡洋舰序列急需更新的问题。1930 年的伦敦海军条约对巡洋舰以主炮口径进行了分野,后续英法意在罗马签署的补充协定使得法国停止建造新的重巡洋舰,转而将重心放在新型轻巡洋舰上。1930 年,法国海军部的造舰部门提出了一种新型轻巡洋舰设计方案用于替换老旧巡洋舰,切实加强舰队的交战实力。新方案特别强调了在装甲防护、航程半径与火力配置之间取得均衡。法国总共建造了 6 艘该级轻巡洋舰,首舰便是拉·加利索尼埃号。该舰主要在地中海战区活动,在德军强行进驻法国南部“自由区”时,拉·加利索尼埃号被舰上水兵凿沉在土伦港内以免落入德军手中。意大利方面则在之后将其浮起,试图进行修复后占为己有。但 1943 年巴多格里奥内阁签署停战协议向盟军投降后,德军又从意大利人手中夺回该舰并将其交还维希法国。拉·加利索尼埃号轻巡洋舰在 1944 年又被美军空袭击沉,并最终于 1954 年打捞出水,随后在 1956 年解体出售。